近日,四川印发《2025年全省30件民生实事实施方案》,其中再次将“为50万名65岁及以上城乡独居老人免费安装联网型独立感烟火灾报警器”(以下简称报警器)列为民生实事项目。
据悉,该民生实事项目主要是针对“小火亡人”事故中受害者多为老人的实际,通过以联网型独立感烟火灾报警器的推广安装为牵引,提升独居老人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,有效减少火灾损失,实现“安装一台、守护一家”的目标。
2024年,四川省委、省政府首次将该项目列为民生实事项目,并组织实施。在全省多部门协同推进和各市(州)共同努力下,已有50万台报警器安装入户,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,省消防救援总队、省财政厅联合制定出台实施方案,重点就项目执行和资金拨付进度安排进行明确;省财政厅安排省级专项资金全额保障,并于2024年8月28日将资金下达拨付至各市(州);省公安厅通过“一标三实”系统排查数据,结合全省各地住宅类火灾实际情况,制定拟安装对象名单;安装工作人员进门入户,“面对面、手把手、零距离”向群众讲解报警器的使用方法、提示日常家庭防火的注意事项,让群众在获得硬件设施改善的同时,消防安全意识也得到显著提升。
“报警器并不能直接防止火灾的发生,但却可以发挥至关重要的火灾预警功能,实现早发现、早处置,减少火灾损失。雷竞技登录”四川消防救援总队有关负责人表示,该项目自2024年8月实施以来,已成功预警12起火灾。如资阳市雁江区一独居老人家中10月24日安装报警器,11月30日因煮饭时离人未关闭火源,产生较大浓烟触发报警。市级管理平台接收到报警信息后,随即与安装对象核实,远程指导关闭火源,移开烧干的灶具,成功避免了火灾发生。南充市仪陇县一独居老人12月26日晚间因使用电热毯引燃棉絮,市级管理平台收到报警信息后,随即将信息推送给老人的监护人及邻居。经过邻居现场查看并有效处置,成功避免了事故的发生。